ICP作為原子光譜分析技術的一種,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,到80年代,在理論、應用與儀器等方面已趨成熟。ICP通過將試樣引入等離子體光源,待測元素原子或離子最外層電子受激處于激發態,由激發態粒子回到基態產生的能級躍遷所輻射出來的復合光,經分光系統分解為單色光。根據特征光譜的波長和強度,對待側元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。目前該儀器廣泛的服務于校內外科研單位??梢钥焖俚赝瑫r進行多元素分析(2)靈敏度較高,每毫升亞微克級(3)基體效應低,較易建立分析方法(4)標準曲線具有較寬的線性動態范圍(5)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復性 ,可用于元素周期表中除惰性氣體元素、放射性元素、C、H、O、N、S、F、C等非金屬元素外幾乎所有元素的定性、半定量和定量分析。
● 樣品要求:
提供足量、完整、均勻的樣品供檢測,元素含量在mg/kg級的需1g以上樣品;
含量在x%級的樣品需要30mg以上樣品。金屬樣品需提供粉末狀或者碎屑狀樣品;
溶液中溶解的總固體量(即TDS)<0.4%,即4000ppm(mg/L)。如:0.2g樣品完全消解后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,此時TDS=200mg/0.05L=4000mg/L;
粉末固體樣品必須消解徹底,不能有混濁,最好經0.45 μm或0.22 μm微孔濾膜過濾或離心后取上清液進行測試。
● 技術指標:
靈敏度:Li>4,000cps/ppb,In>30,000cps/ppb,U>60,000cps/ppm;
背景:<1.0cps(220amu);
短期穩定性:<2%;長期穩定性<3%RSD;
氧化物離子:CeO/Ce<3%;雙電荷離子:Ba++/Ba+<3%;
分辨率:0.65~0.80 amu(標準模式);
同位素比精度:<0.2%;
豐度靈敏度:低端<5×10-7,高端<1×10-7。